水资源作为有限的、不可或缺的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我国水污染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们的饮水安全及居住环境。
根据《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监测营养状态的107个湖泊(水库)中,贫营养状态的10个,占9.3%;中营养状态的66个,占61.7%;轻度富营养状态的25个,占23.4%;中度富营养状态的6个,占5.6%。相对良好的贫营养状况的湖泊(水库)总体处于占比较低状况。
作为水环境生态治理行业内的专业公司,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和水”)于2月9日正式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我国水环境生态治理行业又添一股。
资料显示,太和水主要采用生物-生态方式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水环境生态修复与构建,以塑造、完善标的水体“生命”特征(体现为多样性的生物群体、丰富的氧气供给、活性的水质等),形成生态平衡,实现富营养化水体自我净化,恢复水体清澈,达到水体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太和水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水环境生态建设和水环境生态维护两大类业务,已形成集“水生态修复技术研发→水生态勘探、规划、设计→工程施工→水下森林系统稳定、调控→水生态维护”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其中,水生态建设是公司的主要业务,报告期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43%、97.50%、96.78%和97.06%。
目前,水环境生态治理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08-2020年中国环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十三五”期间较“十二五”期间的水环境修复、污水处理等水资源类投资增长幅度达到31.55%。
根据万得资讯显示,2016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9,219.80亿元,同比增长4.70%,“十二五”期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到4.28万亿元,相比“十一五”期间增长80%,而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十三五”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到17万亿元,是“十二五”的3倍以上。
在此背景下,太和水以下游行业业务发展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基础,通过对产品服务的不断推陈出新,已形成了“技术适应于市场,理念领先于市场”的研发思路,通过业务推进,有效抢占了市场先机。
此外,太和水在对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上已形成一定的创新性。业务区域、治理标的、客户需求的不断增加、提升,又向公司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实现需求的多样化,公司非常重视研发团队的建设。
太和水研发团队集中在研发设计院,报告期末共计有50位技术研发人才,占太和水(母公司)人数的13.40%;在业务上,研发设计院负责新技术的研发,并将已掌握的技术以相应设计形式予以落地,以方便工程部业务实操。相应人员的丰富业务经验和理论认识,为公司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