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2-20 09:51点击:来源:富凯IPO财经作者:宋旭光
香港上市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达飞控股(1826.HK),前身为丰展控股,在2015年10月上市后短暂创下5.225元的股价最高纪录,随后便长期低迷处于“仙股”状态。2018年转型为互联网金融业务,并更名为达飞控股,尽管有账面利润,但资本市场却不买账;股价在2018年上半年曾短暂上涨、最高至2.5港元左右,但随后也是一路下跌,且长期处于“仙股”行列、股价持续低于1港元,导致达飞控股再融资能力丧失、备受资本市场冷遇。
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曾说过:“市场短期是一台投票机,但市场长期是一台称重机。”达飞金融长期的低迷股价表现,足以证明资本市场早已预期到该公司的业务难以持续。
事实也是如此,在去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清理整顿大潮之下,达飞金融旗下核心资产、于2013年上线的P2P平台达飞贷,同样也走上了被清理整顿的道路。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达飞贷的兑付之路仍然危机重重、举步维艰。
今年11月6日,达飞金融正式启动向持牌机构转型的工作,并于当天起关闭线上充值通道、停止债权转让功能以来,随后在11月30日出台了具体的兑付方案,并公开宣称将于12月31日向出借人完成第一笔款项的兑付。
在此期间的11月16日,高云红及高管团队还公开做出承诺,自愿降薪50%,直到客户兑付全部完成。
我们梳理了达飞金融的兑付方案,大体分为一般兑付方案(在投本余额保障方案、利息保障方案)和特殊兑付方案(特殊困难群体优先兑付、小额出借人兑付),拟按照最长不超过24—36个月的期限来完成兑付工作。
达飞金融也曾公开表示,基于83号文(《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达飞也将密切关注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与落地;一旦相关实施细则出台,就以最快速度响应和推进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申请事宜,并将按照监管要求积极的布局和持续推动转型,争取在监管要求的时间点之内,取得临时小贷牌照,届时公司也将会根据83号文及相关配套政策要求进一步将兑付方案的期限调整为24个月内。
实力和诚信无疑是网贷转型最关键的考验。此前也不乏有网贷平台宣布转型或清盘,给出奇葩兑付方案的负面案例,比如以物换债、债换股、债权转让等是他们常用的兑付方式。
但是客观来看,对于达飞金融能否顺利兑付,达飞的出借人也是心存忧虑的,在百度贴吧上就有出借人留言表示“平台暴雷一般都是拖延时间发布兑付公告,然后兑付一笔打发要饭的钱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每个月都会给你打钱,大部分钱很少很少的,这叫不是不给你,我有兑付态度,但是没有兑付能力”等。
此外,根据香港上市主体达飞控股发布的最新一期、也即今年三季度末的财务数据,账面货币资金仅剩3713.57万元,总负债却高达4.03亿元、十多倍于货币资金储备;同时待收则高达3.68亿元,相比年初的1.76亿元增长了一倍以上。
这些数据也指向,达飞金融的母体自身同样存在很大的流动性危机,大量财务资源被待收占用;一旦这些待收的回收出现问题,等待达飞金融的,也将是无法挽回的困局。
此外,达飞控股实际控制人的周边风险,同样不容小觑。达飞控股实际控制人高云红控制的达飞云贷,近来就麻烦不断,今年10月份就新增了两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法院均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涉及标的总金额为6569880元。
达飞云贷还是浙江小泰科技有限公司的资产端,而后者在即将上市的前夕由于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于11月2日被立案侦查。
综合上述信息,不论是表面数据,还是隐含的周边风险,达飞金融已经游走于崩盘的边缘。尽管达飞金融向投资人给出了兑付方案,但是最终这些兑付方案能否顺利落地,是值得打一个问号的,甚至是不容乐观的。
此外,达飞金融也在努力向着小贷的业务方向转型,这条转型之路,对于达飞金融而言,恐怕也不是一条平坦的阳光大道,我们也将持续保持关注。
免责声明:[富凯ipo财经]原创文章,转载必究。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内容侵权请联系:ipofinance#foxmail.com(#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