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凯IPO财经]

富凯IPO财经
既有深度 又有温度。
富凯IPO财经-研报解读、上市动态分析。

纳芯微的“硬核”技术沉淀,研发驱动两大增长逻辑

更新时间:2022-04-22 10:50点击:来源:作者:


图片支持:金山海报·创可贴

4月22日消息,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纳芯微”)今日上市,开盘价250.00元,上涨8.70%。为同日上市的科创板新股中涨幅最大。

公开信息显示,纳芯微是一家聚焦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集成电路研发和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产品在技术领域覆盖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目前已能提供800余款可供销售的产品型号,广泛应用于信息通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尤其是公司凭借过硬的车规级芯片开发能力和丰富的量产、品控经验,积极布局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的芯片产品,已成功进入国内主流汽车供应链并实现批量装车。

凭借从消费级、工业级到车规级的产品覆盖能力以及对客户应用场景的精准把握能力,公司取得了包括客户A、中兴通讯、汇川技术、霍尼韦尔、智芯微、阳光电源、海康威视、韦尔股份在内的众多行业龙头标杆客户的认可并已批量供货;车规级芯片已在东风汽车、上汽大通、比亚迪、五菱汽车、云内动力等终端厂商实现批量装车,同时进入了上汽大众、一汽集团、长城汽车、联合汽车电子、宁德时代、森萨塔等终端厂商的供应体系。

下游产业持续快速增长、需求旺盛

依据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要突破车规级芯片等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将加快车规芯片研发作为重点任务之一,由此带来车规级芯片行业的推动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集成电路行业的快速发展;车规级芯片发展进入快车道,进一步带动芯片产业链发展。另外,随着5G通信、工业4.0进程的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市场快速崛起,芯片产业链需求将持续旺盛。

纳芯微目前的产品线覆盖了消费级、工业级到车规级三类产品,应用于四大领域,下游景气度高。受益于芯片国产化的政策 支持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公司各类芯片产品在各领域均有着较强的增长趋势。

信号感知产品方面,中国3C 产品、汽车电子产品的快速增长及全球电子整机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促进了中国市场MEMS传感器的快速发展,因此中国MEMS传感器的市场构成以汽车电子和智能手机相关传感器为主,在上述两大领域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微机械陀螺和麦克风等产品成为中国MEMS传感器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数据统计,2020年全球MEMS传感器市场121亿美元,中国是世界最大的MEMS传感器产品消费市场,销售收入占全球的23.82%,预计中国MEMS传感器芯片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1000亿元;

数字隔离产品方面,公司在数字隔离类芯片方向主要量产了标准数字隔离芯片、隔离电源、隔离接口芯片及隔离驱动芯片、隔离采样芯片,其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主要分布在工业、汽车、通信、电力、航空、医疗,均占据10-15%以上的市场,市场需求稳健增长;驱动与采样产品方面,随着系统精度、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采样芯片越来越多地被用作闭环控制以及系统监控;ADC作为较为常见的采样芯片,是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2018年全球市场驱动芯片出货量共896.37亿颗,中国市场为292.31亿颗,预计2023年全球出货量将达1221.40亿颗,其中中国市场为456.51亿颗,全球市场CAGR为6.38%,中国市场CAGR为9.33%。

凭借从消费级、工业级到车规级的产品覆盖能力以及对客户应用场景的精准把握能力,公司取得了包括客户A、中兴通讯、汇川技术、霍尼韦尔、智芯微、阳光电源、海康威视、韦尔股份在内的众多行业龙头标杆客户的认可并已批量供货。车规级芯片已在比亚迪、东风汽车、五菱汽车、长城汽车、上汽大通、一汽集团、宁德时代、云内动力等终端厂商实现批量装车,同时进入了上汽大众、联合汽车电子、森萨塔等终端厂商的供应体系。

进口替代带来爆发式增长机遇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属于国家高度重视和鼓励发展的行业。中美贸易摩擦等情况的出现促使一线系统厂商意识到了供应链的安全问题,加快了集成电路产品的国产替代进程;随着国内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国产半导体技术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下游客户选择使用国产芯片产品。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的进口规模为3500.36亿元,同比增长14.56%,集成电路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巨大。纳芯微的产品能够在某些关键指标上达到国外龙头企业的水准,在相同的技术指标下,公司具有较为明显的价格优势和更加及时的售后服务,越来越多的国内工业级和汽车级客户选择与公司进行合作,该类企业对产品的要求严格,这将进一步带动纳芯微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技术水平。

具体来看,在信号感知类产品线上,2020年全球MEMS传感器出货量前10中仅有歌尔微一家中国厂商、占比3.88%,纳芯微则是全球为数不多外售MEMS传感器中信号调理ASIC芯片的公司;数字隔离产品线上,2020年TI、Silicon Labs、ADI、Broadcom以及Infineon占全球数字隔离类芯片40%-50%份额,而纳芯微出货的市场占有率约为5.12%;驱动与采样产品线上,驱动芯片国际市场以Infineon、TI、ROHM、ST、ADI、Silicon Labs等公司为主,采样芯片主要供应商有Broadcom、ADI、TI等欧美半导体公司,纳芯微则是国内为数不多能提供车规级驱动和采样芯片的公司。

特别是公司的驱动与采样芯片,已于2020年第三季度实现批量出货,2021年度实现收入 26365.91万元、增长显著,成为公司新的收入增长点,主要系信息通讯、工业控制以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要客户积极推动国产化芯片产品的供应链布局,在前期完成认证后,加大了对公司驱动与采样芯片的采购规模。

研发驱动两大增长逻辑

此次纳芯微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研发实力是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硬指标”和灵魂,是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生存和进步的核心,在此方面纳芯微更是成为车载IC领域的领军企业。

数据显示,纳芯微在2018年至2020年三年研发投入合计达8109.05万元,占比营业收入21.66%。截至上市前公司已拥有专利49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拥有软件著作权12项,另有集成电路布图登记证书28项。

公司拥有传感器信号调理及校准技术、高性能高可靠性MEMS压力传感器技术、基于“Adaptive OOK”信号调制的数字隔离芯片技术等11项核心技术,应用于信号感知芯片、隔离与接口芯片、驱动与采样芯片等主营业务产品中,产品广泛应用于信息通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实现了产业化。

其中,运用传感器信号调理及校准技术所开发的信号调理ASIC芯片产品,在满足高精度校准的同时实现了开短路、过压、过流、高温等诊断功能;高性能高可靠性MEMS压力传感器技术可使公司集成式压力传感器产品实现极低量程并且满足AEC-Q103的车规级标准。另外,依托自主开发的“Adaptive OOK”信号调制技术,公司数字隔离类芯片的抗共模瞬态干扰能力、抗静电能力等多项关键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际竞品。

凭借过硬的技术研发实力以及优秀的产品口碑,公司先后获得“2018年度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五大中国创新IC设计公司”、“2019年度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五大中国最具潜力IC设计公司”、“2021年度中国创新IC设计公司”、“2019年度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热门IC产品奖:年度最佳放大器/数据转换器(NSi81xx 系列)” 、“2020年度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电源管理IC产品奖(NSiP884x)”、“2021年度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年度最佳功率器件奖(NSi6602)”等荣誉称号,并获得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认定的2018年度至2020年度“中国半导体MEMS十强企业”等奖项。

凭借着“硬核”的研发实力,最近三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3937.24万元、9136.05万元和4094.84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7.38%,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展望未来,公司将在夯实、深掘信号感知、系统互联、功率驱动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三个方向的前沿技术能力,成为信号感知芯片、隔离与接口芯片、驱动与采样芯片的行业领导者和国内领先的车规级芯片提供商。得益于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纳芯微凭借强劲的基本面表现更有望铸就两大核心增长逻辑:

第一个增长逻辑源自于“打铁自身硬”的产品端,公司主要产品多项关键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ADI、TI等国际龙头企业水准;第二个增长逻辑在于多品类开花,公司产品布局从消费到泛工业、汽车,多维出击,抢占模拟应用制高点,更有望带来长期高速增长潜力。

周期错配致“超募”属合理情况

近日,纳芯微发布上市发行公告,确定发行价格为230元/股,以发行后2021年度扣非归母净利润测算得市盈率为107.48倍。将于4月22日上市。

相比之下,纳芯微的市盈率低于行业均值。据wind统计数据,2021年9月以来同行业科创板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已达202.78倍。同时,截至4月7日,与纳芯微主营业务相近的思瑞浦、圣邦股份以及卓胜微的平均扣非前静态市盈率为182.47倍,平均扣非后静态市盈率达198.84倍,远高于纳芯微的市盈率。

此外,纳芯微高速增长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将充分消化当下估值。经营数据显示,2018-2021年纳芯微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177.77%和374.80%,可见纳芯微盈利拐点已至,未来将持续快速放量。

此外,超募也是纳芯微IPO过程中引发市场热议的一大关注点。实际上,纳芯微此次超募的出现,与募投项目计划和实际募集资金存在周期错配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1月,纳芯微召开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IPO募投方案,确定募投项目所需资金。时隔15月后,公司方启动发行并向市场询价。受益于芯片国产化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内市场庞大的需求量,2021年纳芯微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剧增,投资者基于公司良好的成长预期给出中长期估值对应募集资金,与2021年初募投项目设计时所需资金不匹配,导致两者差异较大。

其实,这类由于周期错配原因导致的“超募”是可以理解的。纳芯微在2021年初编制募投项目所需资金时,是基于2020年的盈利水平,并结合未来订单及采购需求等安排,对短中期拟投资项目进行规划。但由于IPO申报周期较长,出现了周期错配,而公司在2021年展现出的良好业绩使得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更加期待,给出了较高的估值,这也是非常合理的。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