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凯IPO财经]

富凯IPO财经
既有深度 又有温度。
富凯IPO财经-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泰鸿万立: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隐形冠军,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布局实现持续增长?

更新时间:2025-03-25 20:15点击: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

浙江泰鸿万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鸿万立”)是一家深耕汽车结构件与功能件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中逐步崭露头角。作为行业的“隐形冠军”,泰鸿万立凭借技术创新、优质客户资源以及精准的市场布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泰鸿万立不仅抓住了行业发展的机遇,还通过持续的战略调整展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
 
中国汽车工业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为零部件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总产销量分别达到3016万辆和3009万辆,同比增长11.62%和12.2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65万辆和949.52万辆,占比超过31%。这一趋势表明,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拉动汽车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而与之配套的零部件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泰鸿万立的主营业务聚焦于汽车结构件和功能件,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车身和底盘系统,直接受益于整车市场的扩张。更重要的是,随着汽车轻量化、智能化趋势的推进,市场对高性能零部件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泰鸿万立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然而,机遇背后也伴随着挑战。
 
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包括供应商认证、资金投入和技术要求等,同时下游整车厂商的价格压力和市场竞争加剧也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构成考验。泰鸿万立在这一环境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其多年来在技术与客户关系上的深厚积累。报告期内,泰鸿万立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97.01%、95.37%、94.36%和89.02%,虽然客户集中度较高,但这也反映了其与头部车企合作的稳定性。从市场布局来看,泰鸿万立不仅服务于传统燃油车市场,还积极切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展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前瞻性。可以说,泰鸿万立正站在行业发展的风口上,通过精准定位把握住了结构性机遇。
 
技术创新是泰鸿万立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其能够在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关键所在。首先,泰鸿万立在模具开发和冲压技术上具备显著优势。模具是汽车零部件生产中的核心装备,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精度和效率。泰鸿万立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多工位传递模和级进模等先进技术,能够高效应对复杂零部件的生产需求。同时,泰鸿万立引入了大型多工位机床和伺服机床热成型线等设备,推动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这些技术升级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次品率,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其次,在焊接技术方面,泰鸿万立同样表现出色。焊接是将单个零件组装成总成的关键环节,泰鸿万立熟练应用电阻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多种工艺,确保产品在强度和耐久性上达到客户要求。
 
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汽车轻量化趋势的加速,泰鸿万立积极研发高强度钢板和铝合金的应用技术,使产品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保持性能优势,这一能力尤其契合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此外,研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基石。报告期内,泰鸿万立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稳定在3.14%至3.37%之间,截至2024年6月,公司已拥有120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5项。这些专利不仅为产品提供了技术护城河,也为泰鸿万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进一步渗透奠定了基础。从专业会计分析师的角度看,研发费用的持续投入虽然短期内可能挤占利润,但从长期来看,这无疑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类技术积累正是估值提升的重要支撑。泰鸿万立通过技术驱动,不仅满足了现有客户的需求,还为未来市场开拓储备了能力。
 
客户资源是泰鸿万立另一大优势,其与头部车企的深度合作构成了企业发展的坚实后盾。报告期内,泰鸿万立主要客户包括吉利集团、长城汽车、上汽集团等国内知名整车厂商,其中对吉利集团和长城汽车的销售收入占比尤为突出,分别为35.91%、46.11%、38.71%和33.62%。这种高度依赖大客户的模式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也体现了公司在供应链中的不可替代性。以吉利集团为例,泰鸿万立进入了其浩瀚、CMA、PMA等多个架构平台的供应链体系;与长城汽车的合作则覆盖了A30、B30、ES11等车型。这种深度绑定不仅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通过参与客户新车型的研发,进一步巩固了合作关系。然而,客户集中度高也意味着潜在风险,一旦主要客户因市场波动或其他原因减少采购,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冲击。对此,泰鸿万立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一方面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客户粘性,另一方面加快新客户的拓展步伐。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成功进入了TS公司、极氪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等新兴车企的供应链。这些新客户的加入,不仅分散了客户集中度的风险,还为公司打开了高增长市场的大门。从专业律师的角度看,与头部车企签订长期供货合同能够有效锁定合作关系,降低法律纠纷风险;泰鸿万立在客户资源上的布局,既抓住了传统车企的存量价值,又挖掘了新能源车企的增量潜力,展现出平衡发展的智慧。这种以大客户为基石、以新客户为突破的策略,为公司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双重保障。
 
展望未来,泰鸿万立将通过产能扩张与技术创新并重的战略,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本次IPO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四个项目,包括“年产360万套汽车功能件及车身焊接分总成件建设项目(二期)”和“河北望都汽车冲压焊接分总成件扩产建设项目”等,总计拟募资11.5亿元。这些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新增年销售收入约15亿元,显著提升泰鸿万立的生产能力。当前,泰鸿万立的产能利用率已持续维持在91.65%、92.16%和92.54%的高位,显示出市场需求旺盛,扩产计划的实施恰逢其时。从市场角度看,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持续攀升,下游客户对零部件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泰鸿万立的产能提升将有效匹配这一趋势。同时,泰鸿万立在技术创新上并未止步。未来,泰鸿万立计划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开发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轻量化、智能化零部件,以满足客户对高性能、低成本产品的需求。此外,泰鸿万立还将深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加速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泰鸿万立明确提出要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领先者”,这一愿景并非空话,而是建立在技术、客户和市场的扎实基础之上。面对行业竞争加剧和价格下行的压力,泰鸿万立通过前瞻性布局和技术驱动,已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官方微信公众号